结合“百千万工程”和绿美东莞建设,东莞城管在2023年提出了要打造“千园共享之城”。东莞市、镇两级城管继续联合属地“增绿添彩”,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101个“口袋公园”。这些新建的公园重点选址尽量在以前没有公园覆盖的村(社区),旨在填补公园服务空白区域。
立足城市空间发展的实际,东莞的“口袋公园”多在小块边角地、闲置地上建起,考虑老幼等重点群体需求和文化乡愁的传承,通过一些微小而精确的更新改造,带来城市环境上的大改变,彰显出方寸之美。例如莞城街道博厦社区的儿童“口袋公园”把社区老旧设施、场地巧妙“活化”,将原有残旧活动设施更换成儿童游乐设施,并将原破损人行道改装为“微”跑道;南城街道石鼓社区文化巷道“口袋公园”原先是位于旧村内部的一个闲置地,因长期没有开发利用,成了垃圾及建筑废料堆积地,环境卫生较差,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。社区为充分利用闲置地,进行开发利用,将原来的闲置地升级成了一个层次分明、环境优美、具有特色的“口袋公园”。
2024年,在“一社区一公园”基础上,东莞市镇两级还计划打造160个口袋公园,重点将通过更新改造品质提升,让老旧公园“旧貌换新颜”,尤为将注重城市“一老一幼”群体活动空间打造,依托口袋公园实现老幼活动功能需求,践行儿童优先原则,体现“1米高度看城市”视角。所谓“千园共享”,即打破公园绿地与生活之间的藩篱,让市民从“到公园的游客”成为“共享自然生活的主人”。